- 王芳;孟梅林;
基于城市家具对于城市空间的重要性,从目前城市家具设计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趣味性"家具的特征以及家具使用者的心理及行为特点,在人-城市家具-环境的交互场域范围,提出趣味性城市家具在形态、材质和色彩三个方面的设计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
2015年06期 v.30;No.97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引用频次:14 ] - 陈军;
从"IT"时代到"DT"时代,后工业化时代"人的分化"过程开始发生逆转,数位3D打印技术等可使设计师从繁琐的技能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在向"个体赋能"的过程中重新确立人的中心作用并指向"创新设计".在当下"互联网+"趋势下,包括文化产品在内的社会生产开始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定制时代快速进化,智能设计突破传统感性设计的范畴.根据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内在需求而进行精准设计,使人"心所想即可得"成为不争的事实.从纽约MAD"失控:后数位化的成形"3D设计展作品中,可以明确地找到证据,即谁抓住了人"心"所想,谁就抓住了产品设计的无限商机.
2015年06期 v.30;No.97 23-2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引用频次:1 ] - 白柳;蒋丽萍;
我国现代职业服设计大量运用到了传统吉祥图案,其色彩应用也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新时代流行文化的影响.以徽文化吉祥图案的应用为例,现代职业服中的图案色彩往往冷色调和暖色调并存,这能够明显地体现徽州地区的服装审美,即色彩应用的地域性特征;现代职业服设计采用了自然色和寓意色的手法展现吉祥图案中的美好祈愿,即色彩应用的象征性特征;在我国的现代职业服中设计师还不断结合国内外最新服装设计趋势对吉祥图案的色彩进行再创造,即色彩应用的创新性特征.设计师只有通过在吉祥图案的色彩应用方面将三大特征进一步开拓改进,才能使得我国现代职业服设计走上更高的台阶.
2015年06期 v.30;No.97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引用频次:3 ] - 夏莹莹;
无论是何种类型、何种表现形式的优秀动画片,动与静的交互都会贯穿始终.可从动与静的角度上来分析一部优秀动画片的制作方法.抓住片中动与静的关系,可提升影片的整体节奏,好的节奏感也是动画成功的重要条件.以经典短片《三个和尚》、《想睡觉的獾》和《和尚与飞鱼》为例,从动画的剧情结构、角色塑造和镜头三个方面分析动画情境中动与静的关系.
2015年06期 v.30;No.97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引用频次:1 ] - 闻婧;
《方氏墨谱》是明代晚期徽墨业发展中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也是徽墨制作中的蓝本性资料.其图式以集中性的方式刊印,在徽墨发展史上属于首次,引发了墨商界和文化界的注目.其图式的视觉传播也有着时代文化背景下的特色,包含了诸多社会信息.通过对《方氏墨谱》刊印及版本发展的了解以及对其图式视觉传播的分析,可为万历十年以后的徽州版画在图式的视觉呈现上找到理论依据,为理解徽墨及其装饰图式的内涵与外延提供文化线索.
2015年06期 v.30;No.97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引用频次:2 ]
- 潘前颖;
慕课使得大规模在线学习成为可能,翻转课堂使更多人不必拘泥传统课堂,移动微学习则给予人们更多便利.综合了传统慕课、翻转课堂和当代移动互联优势的MobiMOOC对汉语国际化推广的力量不可低估.它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机会与便利,同时提供汉语产出平台,将成为未来汉语国际化推广的有效模式.
2015年06期 v.30;No.97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引用频次:11 ] - 顾小莉;余承海;
当前大学生心理与行为异常问题日益突出,引起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与研究,分析大学生心理与行为养成的根源显得愈加必要.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的特有性格和高级社会情感,对孩子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为孩子立下的规矩为其培养良好的心理与行为习惯、建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打下基础.学校教育包括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与行为习惯,是家庭教育的延续与提升.基于家庭教育视角下研究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习惯,提出无论是家庭还是高校的教育者都应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诚信理念;要以人为本,树立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2015年06期 v.30;No.97 46-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引用频次:2 ] - 赵丽;
通过研究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从多角度指出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途径.并提出医药类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特色要求.
2015年06期 v.30;No.97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引用频次:0 ] - 王钰;谈丽华;张勇;
通过对安徽省3所具有代表性的工科院校的就业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分析安徽工科院校的就业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就业专业对口比例较高,且集中在省内和邻近省份区域,制造、建筑、信息为三大就业行业.但同时面临着经济发达城市就业压力大、非工科专业就业指向性不强、薪资待遇与期望有落差的就业挑战,未来需要以"提高就业质量"为目标,从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缩短专业向职业转换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方联合全程打造学生就业能力3个方面来构建工科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2015年06期 v.30;No.97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引用频次:3 ] - 魏魏;
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教师担负着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目标要求,引导广大教师牢记育人使命,勇挑历史重任,积极建设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队伍.
2015年06期 v.30;No.97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引用频次:10 ] - 郭亮;
高校体育文化中蕴含着许多社会化的内容,深刻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身体与精神.分析研究了高校体育文化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价值.全面认识和挖掘高校体育文化深层次的价值,对大学生社会角色的培养和塑造、促进其社会化具有积极意义.
2015年06期 v.30;No.97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引用频次:1 ] - 王晋伟;
为丰富孤独症儿童康复方法,在对孤独症儿童康复事业长期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田野调查、逻辑分析、专家访谈和长期的追踪调查,把体育干预方法引入康复体系,与社会支持理论相结合,围绕体育干预构建综合服务体系.
2015年06期 v.30;No.97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引用频次:4 ] - 李静;吴月红;
媒体环境碎片化发展,带来了体育受众的分化现象,正确把握分化后的受众行为特征,对媒体的未来发展方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从体育受众更加倾向移动终端、网络媒体受众数量增多、媒介互动性增强、阅读时间碎片化、体验行为兴起五个方面描述了碎片化语境下体育受众的行为特征,旨在指导传播媒介从体育受众的需求出发,做好传播内容和传播途径的选择,促进媒体的发展.
2015年06期 v.30;No.97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引用频次:3 ] - 谷香;胡好;
基于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对体育产业和大学生体育参与之重要意义,采用问卷调查、文献分析、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当前安徽省大学生的体育用品消费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体育用品整体消费水平较低,在体育用品的选择上以中低端为主;家庭收入、体育用品价格、个人消费观念及缺乏对体育用品的了解是影响体育用品消费的主要因素,其中家庭收入为重要因素.
2015年06期 v.30;No.97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引用频次: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