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晶晶;王宗乾;张梦宇;彭泽阳;张云裳;
为提升酪氨酸的光稳定性能,首先合成了含伯胺基的苯并三唑结构化合物,再基于三组份Mannich反应将伯胺基苯并三唑结构修饰到酪氨酸分子上,采用紫外、红外、质谱测试表征了合成化合物和修饰酪氨酸产物的结构,并对其紫外光降解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伯胺基苯并三唑结构化合物系目标产物,基于Mannich反应可实现苯并三唑结构对酪氨酸分子的化学修饰,经紫外线光照10h,酪氨酸光降解率达61.03%,而修饰酪氨酸产物的光降解率为26.55%,修饰后酪氨酸的光稳定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2017年05期 v.32;No.108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引用频次:3 ] - 吴佩佩;侯大寅;徐珍珍;刘立超;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用盐酸对淀粉酸解降粘.用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MA)、十二烯基琥珀酸酐(DDSA)对酸解淀粉进行醚化和酯化反应制备季铵化-十二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QDS),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淀粉结构进行表征,探究亲、疏基取代度比例不同的季铵化-十二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的浆液性能.结果表明,强化学环境易对淀粉颗粒造成破坏,醚化、酯化反应发生在颗粒表面.浆液的热粘度值与淀粉的变性程度有关,亲水基取代度大浆液的热粘度值大.亲水基取代度0.030,疏水基取代度0.014的季铵化-十二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对纯棉、纯涤粗纱的黏附性能表现最优异.
2017年05期 v.32;No.108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引用频次:3 ] - 王宗乾;沈皆亮;吴晓圆;杨海伟;武丁胜;
为制备具有抗菌功能的聚丙烯SMS无纺布,实验选择了3种具有代表性的无纺布样,采用浸轧工艺对其进行抗菌整理.为确定浸轧工作液渗透剂的类型和用量,测试了布样的润湿与沉降性能;对比分析了不同抗菌剂整理布样的菌落繁殖、抑菌带宽、尺寸变化、静电性能以及织物强力等指标.结果表明,工作液中添加JFC可提升布样的润湿性能,实验采用的3类不同抗菌剂整理布样均可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的繁殖,但抑菌带宽与抗菌剂类型、无纺布属性均有关,同时,不同抗菌剂整理对布样抗静电性能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抗菌整理后布样外观尺寸没有明显变化,但布样强力有所下降.
2017年05期 v.32;No.108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引用频次:9 ] - 储兆洋;刘新华;李永;杨旭;
以表面含溴的羽毛为大分子引发剂(Feather-Br),以溴化铜(CuBr2)为催化剂、五甲基二乙烯基三胺(PMDETA)为配体、抗坏血酸(Vc)为还原剂,由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法制备得到含聚丙烯酸叔丁酯的羽毛接枝共聚物(Feather-g-PtBA).采用EDS能谱对大分子引发剂中的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图谱(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失重分析(TGA)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ARGET ATRP聚合法成功制备了Feather-g-PtBA聚合物,接枝率可达362%,接枝后羽毛表面有层状聚合物覆盖其表面,热稳定性与羽毛相比降低.
2017年05期 v.32;No.108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引用频次:0 ]
- 孙瑞霞;许程锦;吴长鸿;朱炜才;
传统的IIR、FIR数字带通滤波器设计方法,滤波器性能受到阶数限制的影响.提出一种将具有不同中心频率的钟形函数进行复调制,再通过分段非均匀补偿后叠加,使其逼近较理想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重点探讨了参数对带通特性的影响,以及分段非均匀补偿复调制的方法和步骤.开发了一个滤波仿真平台,用户界面简洁、实用.通过灵活设置钟形函数的形状参数τ、频率间隔Δw、叠加个数N等,可以设计出性能良好的带通滤波器.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017年05期 v.32;No.108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引用频次:1 ] - 王盼盼;黄宜庆;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一直是机器人控制领域中的热点.提出基于时变调节因子的EKF-SLAM(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使移动机器人在定位和构建地图的同时,在生成的地图环境中可以很好地选择最优或者较优路径.该方法将强跟踪滤波器与EKF-SLAM相结合,引入时变调节因子,可以根据运动状态引起的新息权重的大小而改变,从而决定增大或减小滤波增益,进一步提高状态估计精度.实验证明该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具有更好鲁棒性且误差更小.
2017年05期 v.32;No.108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引用频次:8 ] - 张晓昕;葛愿;王珣;吴渊军;陈方静;
光伏微电网采用超级电容和锂电池组成混合储能系统,通过发挥两种储能各自的优势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通过合理配置一个光伏微网系统的储能,在提高复合储能系统利用率的同时保证储能建设的经济性.根据光伏出力和微网负载在孤岛运行时的日能量差额以及概率密度函数,确定复合储能容量约束条件;再根据两种储能的响应时间以及负载优先级情况,提出一种确定复合储能优化配置量方案;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安装的储能设备能满足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性的要求.
2017年05期 v.32;No.108 51-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引用频次:3 ] - 吴静华;陆华才;
针对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MLSM)直接转矩控制(DTC)存在较大的磁链和推力波动问题,提出采用模糊控制器取代传统DTC系统中的磁链滞环调节器和推力滞环调节器,利用粒子群算法(PSO)在线优化速度PID调节器参数.在Matlab中搭建改进后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系统推力波动抑制效果十分显著.
2017年05期 v.32;No.108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引用频次:8 ]